OA KR

媒体聚焦

区党工委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五

发布时间:2018-01-27来源:浏览人次:

  1月20日,区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郭玉生在区党工委工作会议上指出,营商环境是软实力、竞争力,更是创造力、驱动力,也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。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战略之举来抓,扎实开展“营商环境优化年”活动,做到人人都是营商环境、个个都是发展生态。

  打造务实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

  报告提出,要做好简政放权的“减法”、加强监管的“加法”和优化服务的“乘法”,打造权力瘦身的“紧身衣”,做到审批更简、监      管更强、服务更优。

  1、树立“不见面审批”品牌

  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,原则上一律实行“不见面审批”。

  全面实施投资项目代办服务,3月底前形成区级主办、部门跟办、园区镇街代办的全程代办服务体系。

  坚持需求导向、问题导向、效果导向,让市场主体、服务对象提出意见建议,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,不断提高服务效率。

  2、提高“2330”服务水平

  优化“2330”审批流程,梳理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共性资料,建立共享库和套餐式服务,实行一次告知、分类审批、一次性发放所有证照。

  全力推进电子证照(批文)库、公共支付应用等各项重点工作,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,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。

  加快建设全区地理信息系统综合管理平台,力争6月底前试运行,单个项目测绘服务时限缩短一半以上。

  3、打造智慧型服务高地

  推进“一张网”向下延伸,建设全区政务服务统一门户和基层网上服务站点,三季度利用电子政务外网将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接通至镇街、园区。

  建设区网上综合服务旗舰店,做到服务最全、速度最快、品质最优,实现企业市场准入“全网通办”、个人社区事务“全部通办”、政府政务信息“全域共享”。

  打造公开法治透明的市场环境

  报告指出,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、最好水平,主动跨前一步,加强协同,打好“组合拳”,加快市场监管改革创新。

  1、准入要宽松便捷

  试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,建立“政府定标准、企业作承诺、过程强监管、失信有惩戒”的新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,变“先批后建”为“先建后验”,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服务监管,变部门审批把关为企业信用约束,推动投资项目尽快落地、达产达效,最大限度释放企业投资活力,9月底前确保一批项目按照承诺制管理模式落地投产。

  2、监管要科学高效

  变事前的“门槛管理”为事中事后的“信用管理”,切实加强“双随机一公开”监管,提前告知企业相关政策和要求,履行事中事后监管职责,做到全程公开透明。

  加强行政综合执法,着力解决执法队伍“悬浮”问题,实现“一支队伍管执法,一支队伍抓到底”。

  3、服务要精准贴心

  各级干部要倾力当好“店小二”,做到有求必应、无事不扰。要全面宣传落实降成本的政策措施,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综合成本尤其是制度性交易成本。

  区财政承担工业项目落户全部测绘费用,在此基础上还要推行中介库制度,做到政府性的“零收费”,中介性的收费降低20%以上。

  打造崇尚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

  改革创新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招,惟改革者进、惟创新者强、惟改革创新者胜。

  1、营造科技创新生态

  发挥企业推动创新的主体作用,以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为龙头,支持DYK、米优、斯当特、乔克兄弟3D打印、华生基因等公司研发机构建立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国家实验室,年内建成国家级研发机构2家、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。

  筹建上海(盐城)国际科创中心,支持企业到上海、深圳设立“飞地”研发机构,深化协同创新、集成创新,齐心协力构建创新“强磁场”。

  加大企业技改力度,全年建成省示范智能车间3-5个、智能制造先进企业1-2家。

  按照“双招双引”的要求,优化创新载体配套,扎实解决人才宜居宜业具体问题,年内新增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、科技孵化器2-3家,省众创集聚区和众创空间2个,培训高企主要负责人和科技副总20名以上,聘请科技副总10名以上,省“双创人才”15名以上。

  2、强化金融创新支撑

  启动企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,发挥“财保贷”“韩园贷”等财政风险池的杠杆撬动作用,优化中小企业应急过桥资金机制,年内通过资金池撬动合作银行贷款不少于5亿元,帮助区内中小企业应急过桥不少于3亿元。

  注重金融产品创新,强化对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质效考核,加大有效信贷投放,将考核结果与政府对公存款相挂钩。

  推动区内20家上市后备企业进行直接融资,力争鸿佳、米优等企业进入股改,科易达进入新三板上市辅导期,华生基因、双龙电机进入主板上市辅导期。

  着力“引进来”,全力招引银行、保险、证券、基金、担保、融资租赁、保理等金融机构入驻基金大厦,年内确保南京银行、兴业银行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,规划建设基金产业园,打造金融资本集聚高地。

  3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

  支持东方和世纪新城两大国有平台公司持续做大做强地产开发、战略投资、股权投资、基金风投、大宗贸易等市场化投资,切实增强自我造血功能。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,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,探索成立审计委员会,实行尽职考核。优化投资项目信息采集、市场尽调、投资决策机制,坚决守住资产负债率不突破60%的红线,确保不发生债务风险。

  打造基础配套完备的设施环境

  报告要求,以智尚汽车小镇建设为引领,实施5大类57项城建交通重点工作,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。

  1、大交通体系

  抢抓高铁时代新机遇,加快以内外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实施“路长制”,全力配合做好东环路内环高架工程建设,启动步湖路拓宽改造工程,做好东环路南延及增设盐淮高速出入口的前期工作,完善五台山路人行系统、实施赣江路机非分离;推进步凤港千吨级码头的运营,完成DYK铁路装车基地的批量运输,形成“公铁水”联运格局。

  2、大信息网络

  顺应“大智移云物”迅猛发展趋势,打破行业分割、封闭架构,推进公安、城管、交通、安监、环保等数据共建共享,围绕未来发展方向布局,打造“城市大脑”,促进智慧城市建设。

  3、大生态环境

  深入推进“三治三化”专项行动,其中水环境治理投资2.86亿元,完善“河长制”、“警长制”职责,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,污水处理厂扩能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;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,拆除存量违法建设2万平方米以上,完成棚户区改造400户,临时周转房上半年建成。

  按照珍贵化、彩色化、效益化要求,实施5大类17项重点绿化工程,投资5.64亿元,新增绿化面积809公顷,完成沈海高速、南环路高架及通榆河、世纪大道等重要道路、河岸沿线绿化工程,建成桥头公园,开工建设新城苗圃、凤依湖公园。

  亮化投资1.1亿元,完成东环路、五台山路、希望大道等沿线重要建筑亮化工作。

  美化投资2.17亿元,深入开展市容秩序、环境卫生、“牛皮癣”三项整治行动,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,投放共享自行车3000辆,打造环境更舒适、市容更整洁、秩序更井然、空气更清新的河东新城。

  当前,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,焦点不再是资源、要素、政策的比拼,而是营商环境的择优劣汰。投资者看政策,打工者看薪酬,高端人才看环境。全区上下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战略之举来抓,立足更高站位,对标国际最高标准、最好水平,对照自身改革进展实际成效,尽快把短板补上,做到在三线城市打造一线城市的营商环境,在国家级开发区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,在中韩(盐城)产业园打造自贸区的营商环境,增强发展新动能,构筑竞争新优势,形成“来者悦,远者来”的发展新局面。